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东永固村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中,着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在“有形”上用心、“有感”上用情、“有效”上用力,全力推动周边区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先后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自治区文明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有形”上用心,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开拓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之路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必须把村集体经济搞上去,开拓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之路,让每一颗石榴籽都果粒‘饱满’。”东永固村党支部书记张健表示。
东永固村党支部立足枸杞产业种植和富硒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打造“杞梦田园”综合体,拓展枸杞种植、加工、销售、科普研学及乡村观光旅游等产业,蹚出了一条“枸杞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先后打造了优质绿色的枸杞种植、加工、流通基地,并配建200吨枸杞保鲜冷库、枸杞实验室和电商中心。还建成了全国首家枸杞主题儿童乐园、枸杞绿色工坊、枸杞干果及枸杞饮料生产线、研学培训中心等,运营了“永固红号”生态观光小火车。上马了枸杞采摘园、枸杞特色农家乐、生物絮团技术养虾厂棚等配套设施,形成了看有景点、玩有项目、购有特产的农文旅融合新格局。村委会“枸杞产业富民,集体经营性资产增长42倍”典型案例入选全国产业振兴典型案例,“特色文化赋能 建设和美乡村”入选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典型案例。
与此同时,东永固村探索“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运营模式,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参与、村集体运营业态。积极引导周边各族群众参与农旅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枸杞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研学、旅游等环节为周边各族群众提供临时性、季节性、固定性等工作岗位,让各族群众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价值和发展的机会。“村里每年为河南等省份及周边平罗县宝丰镇、惠农区燕子墩乡、红果子镇、尾闸镇各族群众提供固定用工岗位近40人,季节性用工岗位500余人,临时用工岗位200余人,发放工资200余万元,有效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2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0元,均居全乡之首。”张健说。
“有感”上用情,注重培根铸魂,讲好“土味”石榴红故事
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以东永固村研学基地为载体,邀请党校教授宣讲红色党课,灵活运用“田间课堂”“板凳课堂”“庭院党课”“线上课堂”等载体,为群众讲好红色故事,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打造“重走长征路”步道,设置了“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巧夺金沙江”“强渡乌江”“爬雪山”“胜利大会师”等项目,让前来乡村旅游的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亲身体验红军战士们当年的艰辛与伟大,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在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赓续红色血脉。
以“存乡忆、记乡愁、兴乡村为目标,利用“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宣传手段,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滴灌”中持续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借助东永固村入选古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的契机,凝练提升东永固村历史文化,融合枸杞文化,提升东永固村文化积蕴。策划举办了全国四季“村晚”、惠农区“千年丝绸路 一品永固红”枸杞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让石榴花映红村民致富之路。村民们结合传统文化、枸杞文化自编自演舞蹈、村歌、音乐快板等“沾着泥土气、冒着文化味”的节目,进一步增强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村党支部书记张健作词的村歌《幸福东永固村》,成为宁夏唯一一首入围中国农民丰收节之全国村歌大赛总决赛的歌曲,并获得总决赛三等奖,全国“百佳村歌”。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移风易俗”示范户评选表彰活动,不断传递民族团结、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正能量。村党支部采取“志愿红+”“蓝马甲+”“工会行”的创新模式,将关爱“三留守”、卫生保健、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融入志愿服务项目中,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村委会主任张新礼带头婚事简办,在女儿出嫁时分文彩礼未收,并且还帮助村里困难群众在村部举办婚礼,获评“自治区移风易俗先进个人”。村民杨惠琴家庭坚持践行‘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秉持勤俭节约的正确消费观,并带动周围邻里实现健康生活,荣获全国“健康家庭’典型先进案例”。
“有效”上用力,汇聚各族群众团结进步之力,展现群防群治硬核力量
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成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治村宝典”。深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巷长制”管理,每个巷道均由一位村干部、党员或享受政府补助政策的常住村民担任“巷长”,经常性开展“入网巡查、入户核查”工作,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扯扯磨”“唠唠嗑”,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和苗头隐患,做到每条巷道都“有人抓、有人管、无盲区”。
深入开展“送法进乡村”普法活动,积极统筹下沉基层的“三官一师一员”、青年志愿服务队、调委会、治保会等各类社会治理资源力量合成作战,积极摸排调处矛盾纠纷,全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红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