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花繁柳密处,拨的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广大党员干部要联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道”、“势”、“术”的辩证关系,不断汲取改革智慧,在“守道”、“驭势”、“用术”中推动深化改革的巨轮行稳致远。
恒守“跟党走”的不易之道,把“必由之路”转化为“跃升之径”。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浪涛中确保“复兴巨轮”行稳致远。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总结出的应对复杂世界变化和系统性风险挑战的致胜之道。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万山磅礴看主峰”的政治站位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牢牢把握“六个坚持”重大原则,突出“五个注重”重要特点,围绕产业培育全链条、企业发展全周期、人才成长全维度、社会事业全领域、党的建设全环节,下好改革“先手棋”,激发改革原动力,加快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在扎实奋斗中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逐渐变成美好现实。
善驭“千万变”的移易之势,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势是客观条件与形势的综合体现,随着时间推移和事物发展,势也在不断地变化与演进。“善战者,求之于势”。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势”的把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明确指出要“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多次强调要学会“顺势而为、应势而变”。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因为我们党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风云变幻中赢得主动,始终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察势观势,应势而动,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体察世情国情党情,认清形势、感知态势、洞悉趋势,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自觉增强大局观念、全局视野、战略思维,善于谋势取势、厚植优势、顺势而为、向势而转。要清楚的认识到“民心所向”即“大势所趋”,始终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终坚定“一切为了人民”的改革立场,在“田间地头”、“家常里短”间摸清群众真实的利益诉求,切实做到解民之所困、消民之所忧,通过以“真心换真心”争取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聚民心之力破民生之难。
活用“巧破局”的变易之术,把“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术是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极具实践性的。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中破解繁、杂、难的改革难题,活用变易之术是关键的“致胜法宝”。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与以往“普惠性”的改革不同,如今的改革日益涉及深层利益关系,日益要求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重大而深刻的调整。此外,各种改革措施相互交织、相互制约,使得对改革方案的系统性、专业性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富有改革智慧,有谋划、有策略、有定力地推进改革。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抓准核心问题入手,找准改革角度,牵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牛鼻子”,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动权;要坚持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大局意识,深刻理解和把握改革目标的前瞻性和改革领域的协同性,做到统筹兼顾,解决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矛盾问题;要抓准改革时机,把握最佳的时间窗口,实事求是地看待、分析事物的发展阶段,既不能在条件不足时盲目冒进,也不能在时机成熟时畏缩不前;要以“新力”破“僵局”,始终牢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善用创新思维破解改革难题,善用创新力量来突破发展瓶颈,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聚创新之力破发展之难。(鲁永淇)